|
||||||||||||||||||
上海天文臺高級科普系列講座——考古天文學:尋找最早的中國發布時間:2016-11-29 來源: 瀏覽:上海天文臺青年促新促進會小組舉辦的高級科普系列講座一直受到上海市民的歡迎。11月27號下午3點,國家天文臺青促會會員黎耕博士應院青促會數理學會、上海分會的邀請,在位于南丹路80號的天文大廈作了題為《考古天文學:尋找最早的中國》的科普報告。報告廳里擠滿了從各個街道趕來的中小學生、天文愛好者、以及上海天文臺的科研人員和學生。
黎耕副研究員的演講主要集中于古代天文學在中國古代扮演的重要角色:從農事生產到祭祀占卜,從建國安邦到分封疆土,從思想論爭到觀測驗證,其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幾乎貫穿整個中華文明史。他從陶寺觀象臺的考古發現出發,把考古遺址中發現大量與天文有關的線索——祭祀用的禮器、觀象臺的遺址、天文觀測用具,甚至城市規劃的基線和歷史文化相結合,一一娓娓道來。隨著他的精彩演講,仿佛一幅恢宏的中華史前文明圖景慢慢向我們展開。有的觀眾聽的十分認真,不停的記著筆記。演講結束后,黎耕博士還和現場的觀眾,特別是小朋友們進行了熱烈的互動。 上海天文臺青促會舉辦的高級科普系列講座,定期舉辦,演講嘉賓為活躍在科研一線的中青年科學家,現已逐漸在上海市科普圈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是溝通科研和大眾,發揮青促會服務社會、科學傳播作用的一個有效平臺。在這些系列活動中,讓市民們又了了解中國科學院、認識上海天文臺和了解天文知識的渠道,獲得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
新聞報道:上海天文臺青促會小組 2016.11.30 |
||||||||||||||||||
|
||||||||||||||||||
|